《奖励的恶果》
各色·高音子解读
作者艾尔菲·科恩是美国著名的作家、演讲家,他出版过十多本著作,作品主要集中在人类行为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养等领域。他提出的育儿观念在国内外儿童教育界颇有影响力。
这是一本颠覆传统的考核制度的书,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被外在奖励损害内在动力,以及怎样使用用“动力3C”理论,让人们自我激励。
核心内容本书的作者认为,社会中广泛存在的考核制度既不道德也没有效果,应该谨慎对待奖励和表扬,创造能激发人们内在动力的环境,让人自我激励。核心内容分为三部分:第一,奖励有害的五个原因;第二,奖励和赞美的四个注意事项;第三,自我激励的“动力3C”理论。
一、奖励有害的五个原因
1. 让人觉得自己被控制
奖励和惩罚本质上都是把人当作被动的木偶,用外力去控制人的行为,它损害了人们的人格尊严,是不道德的。同时,外在奖励会盗取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价标准,让人无法客观看待事情好坏,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权。
2. 会影响人际关系
外在奖励实际上是一种人为造成的“稀缺”,只有通过竞争才能让极少数人获得奖励。在争夺和竞争的过程中,人会把他人视为实现目的的工具,从而伤害人际关系。
3. 阻止了创新和冒险
如果达到某个标准就能获得奖励的话,会导致人们在受到奖励驱使时,就只做能得到奖励的事,没有动力去创新和冒险。
4. 让人忽视问题本身的对错
奖励只是一种干预行为的手段,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。它只短暂改变了表象,忽视了深层问题。
【案例】在美国,一些公共政策为了让家庭贫困的青少年能坚持去学校上学,就采取了奖惩手段。如果他们能正常上课,就给一些额外的公共资助款。如果辍学了,就削减福利,不给父母资助款,逼迫父母强迫孩子们去学校。但是却不去反思,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贫困以及课程设置是不是有问题。
5. 损害人们对事情的兴趣
如果把某件事定为另一件事的先决条件,即作为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,那么它就会被人们认为“我不太想要这个了”。“做这个就会得到那个”会自动降低“这个”的价值,外在奖励会损害人的内在动力。
【案例】用“神奇记号笔画画”对大多数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都是有吸引力的,于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马克·莱帕和他的同事选了51个儿童,对其中一部分小孩说,如果他们用神奇记号笔画画,就能得到一个很漂亮的表扬证书。而对另一部分小孩,什么也没说。心理学家们观察了几周后发现,那些事先被告知用记号笔画画能得到证书的孩子,不如其他没被告知的孩子对画画感兴趣。这个实验说明了,事先许诺的奖励会让我们对本来有兴趣的事都变得没兴趣了。
二、奖励和赞美的四个注意事项
1. 避免高调地、事先许诺要给人奖励
不要让奖励太引人注目、与所做的事情太相关。
2. 让人自己选择得到奖励和赞美的方式
让潜在的获奖者参与决定奖励什么、怎么给以及给谁,能减少奖励的破坏性。
3. 具体、真诚、对事不对人
在表达奖励和赞美时要发自内心,并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做的过程和具体哪里做的好上,而不是泛泛地进行整体性评价。
【案例】
美国某小学,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了一个故事,她的老师当着大家的面说:“故事的结果你改了三次,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。”老师的这种鼓励方式,把对人的赞美,转换成了对做事过程的评价。这样夸的好处是,让孩子关注过程,而不是计较结果的胜负。
4. 避免给奖励和赞美设置竞争
不要在给别人奖励和赞美别人的时候,公开地让别人互相比较、竞争,这样会破坏对方的人际关系。
三、自我激励的动力 3C 理论
“动力3C”理论指的是:明确工作的合作性(Collaboration)、任务的内容(Content),以及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做什么和怎么做进行选择(Choice)。
-
合作性:在一个运行良好的团队里,成员之间不仅可以交换才能和资源,还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支持。比起单打独斗的人,在团队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人对工作更有动力。
-
内容:好的内容指的是能让人愉悦、专注和能感觉到意义感,三者不可或缺。最理想的状况是,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并且全神贯注,工作的结果也能让人感到有意义。
-
自主选择性:如果能够自主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达成目标,人们就最可能对所从事的事情充满热情。因此要改革组织的权力体系,让人们参与管理,共同决定任务目标以及完成的方式。
金句
-
奖励和惩罚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,都是通过外在力量去控制别人。
-
奖励的机制最后会背离奖励的初衷,从“因为做得好被奖励”变成了“为了奖励只做能得到奖励的事情”。
-
好工作的标准是,愉悦,专注和意义感,三者不可或缺。最理想的状况是,工作的过程能让我们愉悦并且全神贯注,工作的结果也能让我们感到有意义。
-
比胡萝卜加大棒更有效的是,改变环境和制度,让人们自己去奖励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