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博弈论

博弈论(1)——纳什均衡

作者:刘润

两家人工智能公司,“熟悉的陌生人”和“看透人心”,都在耕耘人脸识别市场,但这项技术还处于“技术采用生命周期”的早期,用户接受起来困难。于是两位创始人见面,商量共同投入,培育市场。你们立下君子协定:各投入1亿,大举宣传人脸识别技术。你们预计,这将给各自带来2亿收入,减去投入,各赚1亿;但如果只有一家投,效果差很多,可能会投入1亿赚5000万,等于赔5000万,不过未投入者会搭便车赚到2000万;如果都不投入呢?不赚不赔。
显然,共同投入,是最优策略。

回来后,你立刻召集团队开会,部署1亿的营销计划。这时,你的营销总监对你说:
老板,1个亿不是小数目。如果他们投了,我们不投,就可以白赚2000万,让他们倒亏5000万。那时我们再继续乘胜追击,扩大战果,顺便干掉元气大伤的对方,不是更好吗?而且,假如我们真投了1亿,对方狡猾不投,我们不是死得很难看?

你一听,有道理啊!那我先看看他们的动作。

等了几个月,双方都没动作。你咬牙切齿:这坏东西,我就知道 …… 还好我也没投,不然死无葬身之地。

这个场景是不是很常见?我们中国人把这叫做“各怀鬼胎”。但你觉不觉得诧异,“共同投入,共同获利”明显是最优策略,但为什么双方最后都选择“损人不利己”呢?是道德问题吗?是文明程度问题吗?

都不是。因为在这个“制度设计”下,损人不利己,其实才是“最优策略”。要解释这个问题,就要说到美国数学家约翰·纳什,和他著名的“纳什均衡”了。

亚当·斯密认为,通过市场这只“看不见的手”调节,个体追求私利的行为,反而会促进集体利益最大化。但纳什发现好像不对。

谁在乎什么帕累托全局最优,谁在乎什么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。他们只在乎一件事:如果我投了而他没投,我就死了。这个风险承受不起。博弈到最后,我不投入,你不投入,大家都不投入。

而且,这个“都不投入”的结果一旦形成,非常稳定。你想改变现状,决定单方投入,那会损失5000万;他决定单方投入,也会损失5000万。谁也无法单方改变现状。都不投入,就成了一个稳定的“纳什均衡”,虽然它是一个“坏的均衡”。

什么是“纳什均衡”?简单来说,纳什均衡就是一种博弈的稳定结果,谁单方改变策略,谁就会损失。

那怎样才能把“坏的均衡”,变成“好的均衡”呢?
必须改变“制度设计”。比如签署违约条款:未投入者,赔偿对方5000万。这时,“共同投入”就成为新的“纳什均衡”,一个好的均衡。

这个学说的提出,震动了整个经济学界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曾说:你只要教会鹦鹉说“需求和供给”,它也是经济学家。博弈论专家坎多瑞说:这只鹦鹉现在必须多学一个词了,那就是“纳什均衡”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尔森说:发现纳什均衡的意义,可以和生命科学中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相媲美。

运用:生活中的纳什均衡

有了“纳什均衡”的视角,你再去看整个商业世界,就像开了天眼一样,在不同的“制度设计”下,满眼都是“好的均衡”和“坏的均衡”。

比如人民公社。“大锅饭”的理想是共同富裕,但在这个制度设计下,不干活也能吃到饭,偷懒就成了农民的“最优策略”,最终形成所有人都不干活的“坏的均衡”。怎么办?“包产到户”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偷懒,分不到别人的劳动成果,农民的“最优策略”就变成了勤奋,最终形成“好的均衡”。

比如价格大战。寡头们都不降价,收益最大。但如果一家悄悄降价,就会抢占巨大利益。所以,降价是寡头们的最优策略,导致利润微薄的“坏的平衡”。所以,寡头们通过“制度设计”,组成“托拉斯”,形成价格同盟,走向“好的平衡”。政府接着通过“制度设计”,出台《反托拉斯》法,打破价格同盟,逼着寡头们走向“坏的平衡”。

怎么样,腥风血雨吧?很多博弈论中的经典理论,都是基于“纳什均衡”。

小结:认识纳什均衡
什么是纳什均衡?简单来说,纳什均衡就是一种博弈的稳定结果,谁单方改变策略,谁就会损失。
看不见的手,未必会把自私的力量,导向社会福利最大化。自私,可能会导致“好的纳什均衡”,也可能会导致“坏的纳什均衡”,关键是“制度设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