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下而上:为什么要解雇管理者
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新书,书名叫做叫做《自下而上》(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),作者马特·里德利(Matt Ridley)是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、著名科普作家,也是《理性乐观派》的作者。这本书讲述了一种看待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新角度,那就是:世界是自我组织、自我变化的,几乎所有变化都是从演变而来。“演变”这个词意味着自发、渐进,没有预定方向,而且不可抵挡。当然,“演变”理论对管理和市场同样适用,在这本书里,作者批评了许多现代大企业“帝国式”的管理体制,还介绍了一种公司自我管理的成功思路,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说。
首先,马特·里德利指出了现代大公司常见的一种现象,那就是:管理是自上而下的,CEO像国王一样掌握大权,名声、股份都非常大,甚至被员工奉若神明。但除了表面的权力以外,近年来一些大公司CEO只是对外扮演代言人,拿着高薪、偶尔做点关键决策,但实际上并没有承担太多责任。最讽刺的是,数字经济倡导所谓流动性、平等性,但今天最典型的帝国式CEO却恰好来自这一类企业,比如微软的比尔·盖茨、亚马逊的贝佐斯、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等。作者还举了苹果公司的例子:2011年乔布斯去世,竟会让人感到苹果公司本身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,苹果公司股价暴跌,历史上成吉思汗这样的君王去世了,对帝国的影响也不过如此。
书中引用了世界级战略大师、管理大师加里·哈默尔(Gary Hamel)的观点。哈默尔直接呼吁“让我们解雇所有的管理者”,他说,因为管理人员也需要管理,所以组织越是发展壮大,管理层级就越多,规模就越大、越复杂。而且,发号施令式的管理,很可能产生愚蠢的决策,管理者之间踢皮球、决策速度慢,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又没人肯听。一个人作为消费者,可以自己决定买车的事情,但作为公司的雇员,却连买一把办公椅都决定不了。所以,和小公司相比,大公司发展更慢,和小型机构相比,大型公共机构名声会差得多。
那怎样避免大公司陷入这种“帝国式管理”的困局呢?作者举了一个公司20多年来自我管理的案例,那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西红柿加工厂,美国的“晨星西红柿”公司。1990年,公司创始人克里斯·鲁弗(Chris Rufer)刚进入加工行业,就把员工召集起来,商讨“我们想要成为怎样的公司?”答案建立在三条原则上:第一,人在能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时最幸福;第二,人能“思考、充满活力、发挥创意、表达关怀”;第三,最好的人类组织应该像志愿团体,没有外人管理,而是由参与者相互协调管理。“晨星西红柿”公司发展到现在,有400名专职员工和3000名兼职员工,公司利润增长很快,员工流失率非常低,创新能力还很高。这么一家大公司,竟然没有管理层、没有CEO,所有人都没有头衔,也无所谓升职。无论是生物学家、农场工人还是公司会计,所有人都对公司同样负责。员工的职责、绩效指标和工资都是自己和同事商量的,预算也是靠员工商量出来的,没有涉及金钱和地位的政治斗争,员工更加感到是对同事负责,而不是对老板负责。
《自下而上》作者认为,克里斯·鲁弗堪称对员工下放权力的伟大企业改革家,而且他这种想法慢慢地总会流行起来。比如,美国食品零售商全食公司也推崇“演变”理论,他们把商品库存与促销的决策权下放给了地方零售店,还推行着一个叫做“收益分享”的方案,每一支团队所获得的奖金都可以跟其他团队分享。全食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约翰·麦基(John Mackey)认为,“演变”理论在市场里是发挥作用的,自由市场的力量能使社会扁平化,企业不是一台机器,而是一套互相依存、不断发展的复杂系统的一部分。
总结一下,《自下而上》认为,在一家大公司里,真正发挥作用的东西是劳动分工和互相协调,良好的管理意味着良好的协调,员工掌握专门的技能,进行交流,就像市场里的参与者、城市里的公民一样。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,让你看到潜藏在底层的变化过程,放开对“设计”和“规划”的痴迷。这本书今天在“得到”首发,如果你对内容感兴趣,不妨读读全书。